如何管好“熊孩子”的屏幕时间?断网“严禁”其实副作用不小
其实,不只在“低头”成灾的我国,欧美乃至全球范围都普遍存在一种倾向性的认识:认为只要远离“屏幕”,时光便如同田园牧歌般轻松惬意;而脸一凑到“屏幕”前,恐慌焦虑的情绪就不由自主地滋长。
美国新的一项研究表明,这种丑化信息技术的观点其实存在误区。
美国信息技术、毕业于哈佛大学的亚历山德拉·塞缪尔历时2年、采样万余个北美地区家庭的调研得出的结论,与人们脑海中对网络焦虑的印象大相径庭——
家长对待孩子上网的策略恰恰不是严令禁止孩子触网,而是教导孩子如何正确“拥抱”互联网等信息技术。
你属于哪一类家长?
亚历山德拉的调研数据显示,在对待孩子上网的态度方面,北美家长大致可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种态度都很鲜明。
一种家长的态度是“放手派”。这类家庭的孩子有充分的时间上网冲浪,使用自己喜欢的电子产品。这些家长自己被各种应用程序、电子设备包围,他们于是推断认为其他家庭的孩子也是如此。
在亚历山德拉调 查样本全量中,这类家长只占三分之一,但“放任自流”型在青少年家庭特别显著:高达一半的青少年家庭采用这种模式,即家长鼓励孩子上网,相信孩子的能力,甚至把上网的主导权和控制权完全交给孩子。
第二种“严禁派”家长的态度与一种截然相反。他们千方百计限制孩子触网,占调 查的另三分之一,同时有近一半的学龄前孩子家长采用“限网”措施。这类家长考虑更多的是信息技术造成分散孩子注意力以及不利人际关系等负面影响,因此他们不放过每个关掉屏幕的机会。
第三类家长称为“引导派”。他们认为,仅把孩子的屏幕一关了之,不利于孩子适应未来日益信息化的互联网时代。因此他们主动出击,积极指导孩子如何上网冲浪。
这类家长不仅占该调研总量的三分之一,而且调 查中每个年龄段的家长均有超过三分之一属于此类,这正是信息化时代新的抚育后代的持续性方式。毕竟,客观地说,从婴儿肥嘟嘟的小手一次摸上屏幕,到孩子大学毕业,孩子哪个时期离得开互联网呢?
引导孩子上网合适
亚历山德拉认为,实际上第三类“引导派”家长可能为成功。他们积极培养孩子上网技能、传授上网经验,为孩子适应“放眼皆屏幕”的信息化时代做好充分的准备。
亚历山德拉从更大的数据库中采样700多个美国 家庭的调 查发现,相比“严禁派”家长,“引导派”家长更倾向于与孩子讨论如何正确使用信息化技术、互联网,比例高达一半的“引导派”家长与孩子交流至少每周一次,而“严禁派”家长中仅二成会这么做。
不仅如此,“引导派”家长还会主动研究、发掘适合孩子的电子设备、应用软件。44%的“引导派”家长至少每周研究一次,而“放手派”的比例仅为31%,“严禁派”家庭更低至14%。
在此基础上,“引导派”家庭的沟通方式也更适应互联网时代,家长更会通过信息化手段与孩子沟通。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只有42%的“放手派”、30%的“严禁派”家长每周与孩子一起玩电子游戏,而“引导派”家长中高达58%与孩子共享信息技术的乐趣。
简单“断网”的副作用
“引导派”家长的努力似乎已见成效。
亚历山德拉做的一项关于孩子上不良网站的调 查显示,在学龄儿童中,“严禁派”家庭的孩子上不良网站的数量是“引导派”家庭孩子的两倍,网络身份造假上前者更高达后者的3倍!“严禁派”家长治下的孩子反而更易受的诱惑、粗俗暴力网络用语的侵扰,他们更有可能在网上冒充同学、朋友或成年人等其他身份。
严禁孩子上网可能一时管用,但被禁的孩子一有机会触网,立即暴露出问题和风险:这些孩子普遍缺乏持续的、安全的、成功的上网技能和互动习惯。背后的道理不难理解。“严禁派”家庭的孩子一旦上了网,更可能做出错误的网络行为或选择是不争的事实。
虽然限制孩子上网的家长可能在培养孩子与人面对面沟通方面比较成功,但这些“严禁派”家长忽略了一个事实:当代生活已然发生变化,大部分已不再是传统的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方式。
“严禁派”家长也丧失了教授孩子有效适应如今线上线下生活的机会,比如,如何补偿线上沟通所缺少的眼神等视觉交流线索,认识到并能适应不同社交平台及关系网络的具体规则,应用表情符等其他方式补偿文本交流,学会平衡网络身份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等技巧、能力。
如果家长坚持对孩子断网,家长既不可能教给孩子这些网络时代极其重要且实用的技能,即使在这些孩子即将成年前家长“突击”教育,孩子也不可能完全自如地掌握上网技巧。
亚历山德拉认为,家长不应把自己当年成长的方式硬套在如今一代的孩子身上。家长该做的不是让孩子接触不到智能手机,而是坦然拿出手机,教孩子怎么“玩转”。